小班游戲活動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活動,萌發關心長輩的情感,增進與長輩之間的感情。
2、鍛煉幼兒向前爬行的能力。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環境材料準備:烏龜胸卡若干、山洞2個、皮球若干、球筐4個、鼓兩個、小紅點、錄音機、音樂盤、戶外分組游戲材料等
2、教師站位、配合準備:
(1)、助教事先安排好場地,將場地布置好。
(2)、主班老師帶領幼兒到場地。
(3)、主班老師在前面引導幼兒及家長,助教老師在后面組織幼兒常規。
(4)、游戲開始后,助教在鼓前等待家長和幼兒來敲鼓,并監督是否由寶寶敲鼓及那對的家庭以最快的速度來到終點。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進行小動物模仿操(熱身活動)。
2、引導幼兒練習向前爬行的動作。
(1)引題:看,今天老師請了爸爸媽媽來幼兒園跟小朋友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小烏龜來運球》。小朋友們想不想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呢?玩游戲前我們小烏龜們要先學本領了。
(2)指導幼兒掌握向前爬行的動作,重點指導幼兒手腳協調向前爬行。
3、講解游戲規則和要求
(1)游戲規則:
A、幼兒分成兩組,家長和幼兒同時開始,幼兒爬行通過山洞,家長在山洞另一頭等幼兒鉆出來,一起走到對面的球筐,每個人去取回一個球,然后往回走。回來把球放到球筐后,由幼兒來敲鼓。哪個先到把鼓敲響的的那一隊為勝。
B、勝的一對可以得到小紅點為獎勵。
(2)游戲要求:
A、小朋友一定要向前爬行通過山洞,家長只要從山洞旁邊走到另外一頭等待幼兒鉆出來。然后每人抱一個球走回來,家長不能幫助幼兒把球一起抱回來。
B、走到終點時,先把球放到球筐里再敲鼓,應該由寶寶敲鼓,家長敲鼓的不算。
4、開始游戲,可以重復玩本次游戲。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向前爬行的動作。
5、結束本次活動,并評價本次活動。
6、分組自選游戲活動,鼓勵幼兒選擇喜歡的游戲材料進行游戲。
7、播放收玩具的音樂和輕柔的音樂,組織幼兒收放好玩具,并做放松的動作。
活動反思:
親子活動對家園聯系起到了推進作用,讓家長了解到了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情況和活動安排,也使家長了解到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程度。孩子、家長、教師之間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進一步的溝通。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二
一、活動名稱:
沖飲料、吃餅干(12-36個月)
二、活動目的:
1、會自己動手沖飲料、吃點心。
2、提高幼兒小肌肉的平衡發展。
三、環境及材料準備:各種需沖泡的飲料、小點心、溫水、一次性杯子、調羹、垃圾筒、毛巾、桌椅數張
四、玩法及指導語:
(一)針對幼兒
1、目的:讓幼兒學會自己沖飲料、吃點心。同時,在抓、握餅干,攪拌飲料的過程中鍛煉幼兒手部小肌肉的發展。
2、玩法:首先,給幼兒介紹一下桌子上的飲料品種及點心;然后,告訴幼兒應該先拿一個杯子,在杯子里放上適量的沖泡品再用水沖泡,同時用調羹攪拌,使其溶化;最后,當幼兒吃完,應提醒他們把杯子放入垃圾筒,再用毛巾擦凈小嘴巴。
3、注意事項:
a.要求幼兒不要依賴父母,要學會自己做。
b.沖泡時,應節約飲料沖劑,不隨便浪費。
c.提醒幼兒在攪拌飲料時要小心,不要把汁水灑出來。
(二)針對父母:
1、目的:要學會放手讓幼兒去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
2、玩法及注意事項:當地方擁擠,暫時沒有空位時,父母應維持好秩序,等候排隊。在幼兒喝完后,父母要提醒幼兒不能亂丟棄杯子,使幼兒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意識。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向前跳躍,發展腿部肌肉。
2、激發幼兒大膽嘗試,不怕困難,勇于克服。
3、愿意參加體育游戲,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采蘑菇的樂趣。
5、鍛煉幼兒堅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雙腳并攏向前行進跳。
難點: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1、小白兔頭飾、小籃子、蘑菇若干。
2、布置蘑菇地。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幼兒頭帶“小白兔”頭飾,跟隨音樂,由教師帶領模仿小兔子蹦蹦跳進入場地。
二、示范動作
1、寶寶們,你們長大了,告訴媽媽你們有什么本領呀?(蹦蹦跳)
2、請幼兒嘗試跳:那我們來跳一跳吧!
3、個別幼兒示范跳,并觀察是怎么跳的:剛才我看到萱寶寶跳得特別棒,我們請她來跳一跳吧!小腳是怎么樣的,膝蓋是怎么樣的?
4、教師示范跳:我也來學學看(小腳并并攏,膝蓋彎一彎,輕輕向前跳)
三、游戲:采蘑菇
1、寶寶們,冬天就快到了,我們要準備足夠多的食物來過冬,們們愿意跟媽媽到蘑菇地去采蘑菇嗎?(愿意)
2、師講解游戲規則:蘑菇地就在那邊,請兔寶寶們用我們剛剛學到的“小腳并并攏,膝蓋彎一彎,輕輕向前跳”的方法一個個跟著媽媽去蘑菇地里采蘑菇。
3、幼兒游戲:采蘑菇
教師指導幼兒用“小腳并并攏,膝蓋彎一彎,輕輕向前跳”的方法去采蘑菇。
數一數,你采了幾個蘑菇呀?是什么顏色的?并把蘑菇放進筐中。
4、放松運動
孩子們,我們把蘑菇地里的蘑菇全都收了回來,你們太棒了!我們一起休息一下吧!
四、結束活動
讓我們把采到的蘑菇帶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游戲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嘗試用藝術手法美化生活,體驗藝術創作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受。
2、過程與方法:體驗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快樂,學習像框的設計和制作。
3、知識與技能:利用各種材料的特點制作像框。教學重點、難點:1.像框的設計和制作。
2、結合材料特點制作一個美觀、獨特的像框。
教學方法與手段:賞析法、比較法、直觀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分享幸福
1、演唱歌曲
教師活動: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你們聽!學生活動:齊唱歌曲《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設計意圖: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回顧童年的幸福時光。
2、記錄幸福
教師活動:提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哪些方式留住這幸福的瞬間呢?這些方法中照相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方式,照片中記錄了許多我們難忘的時刻!
學生活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問題:如攝像、日記、照相……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3、難忘時刻教師活動:(展示一組照片)這是記錄著老師最幸福的時刻的相冊……請學生也來分享他們的幸福時刻。
學生活動:學生回憶并說說自己覺得最幸福的時刻。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幸福時刻,欣賞記錄這一時刻的照片,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裝飾相片
1、比較效果
教師活動:我們給照片加上了漂亮的相框后,給你帶來怎樣不同的感覺?出示像框實物和照片,比較照片加像框前后不同的視覺效果。學生活動:學生通過比較、感受一個美麗的相框會讓攝影作品增色不少。
設計意圖:直觀感受生活中的美。
2、欣賞相框
教師活動:媒體展示幾種相框,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不同的像框所帶給人的不同感覺。
學生活動:學生說說喜歡這些相框嗎?為什么喜歡它?(從色彩、造型等方面加以分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表達美的能力。
三、設計像框
1、內框設計
教師活動:要制作相框,首先我們要根據照片來設計相框的外形。實物展示一個漂亮的相框,并將照片放入相框內,觀察效果并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像框設計的注意點。
學生活動:通過觀察讓學生掌握設計像框的時候要根據照片的大小、內容來設計內框的大小,否則制作的像框也許很漂亮,但可能會出現與照片不合的遺憾。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師演示
教師活動:媒體演示像框的設計方法。學生活動:指名學生演示設計像框。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啟發設計構思。
3、裝飾相框
教師活動:(展示實物)如:線狀材料可以用來圍出花邊(毛線、吸管、紙條、樹枝等)點狀材料可以用來裝飾(貝殼、鈕扣、樹葉等)學生活動:學生拓寬思維,了解可以運用多種材料來設計裝飾像框。設計意圖: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培養學生表現美的能力。四、創作活動
教師活動:啟發引導討論
學生活動:
1、請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特點,說說自己設計像框的構思。
2、進行制作: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為自己的照片設計一個像框,形式可以選擇合作或獨立制作。
設計意圖:根據各種材料的特性,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裝飾相框。
五、展示作品
1、記錄作品
教師活動:制作完成的學生可以帶著自己的作品和同學合影。學生活動:打印照片,讓學生珍藏這難忘的時刻。設計意圖:用照片來留住這幸福時刻與課題相呼應。
2、展評作品
教師活動:(媒體展示照片)教師適當點評。學生活動: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并請學生進行互評。
六、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瞧!同學們的笑容多燦爛!讓我們珍藏這些照片,若干年后當我們看到這些照片時,一定能回憶起這個幸福、快樂的時刻!學生活動:同學們互相贈送作品。設計意圖:享受成功的喜悅。
七、課堂作業
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為自己的照片設計一個像框,形式可以選擇合作或獨立制作。
本文由用戶feng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ibokaizhi.cn/2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