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 結合“買文具”具體情境,體會小數的含義與特征。
2、 能認、讀、寫小數。
學習重點:
簡單小數的讀寫
學習難點:
1、 小數意義的理解。
2、 小數的寫法。
導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說說你對元、角、分有哪些認識?
2、你會讀出下列小數嗎?
例: 每支鉛筆0.50元(讀作:零點五零元)
每支鋼筆 8.00元 每把尺子1.06元
每個筆記本3.50元 每盒水彩筆 16.85元
3、 你能用小數表示下列的數嗎?
5元4角=﹙ ﹚元 15元9角=﹙ ﹚元
二、自主學習新知
1、認識小數
﹙1﹚教師出示“買文具”具體情境圖,同桌互相說一說每一種文具的單價是多少。
﹙2﹚學生獨立填寫各種文具的價格
每個筆記本﹙﹚元﹙﹚角 每把尺子﹙﹚元﹙﹚分
每支鋼筆﹙﹚元 每支鉛筆﹙﹚角
每盒水彩筆﹙﹚元﹙﹚角﹙﹚分
﹙3﹚學生自主認識這些小數
﹙4﹚師隨機說明:像3.50,0.50,8.00,1.06,16.85……這樣的數都叫做小數。
﹙5﹚同桌合作交流:觀察小數,你能發(fā)現(xiàn)小數有什么特點?
﹙6﹚交流反饋小數特點。
2、小數讀法 ﹙1﹚ 自己試讀小數16.85。
﹙2﹚ 學生合作互讀小數:3.50,0.50,8.00,1.06
﹙3﹚ 學生自主歸納小數讀法的要求。
﹙4﹚ 自我檢測:讀小數。
0.02讀作: 20.00讀作:
3、小數的寫法。
﹙1﹚師隨機提出問題。
﹙2﹚學生互相探討小數的寫法。
﹙3﹚反饋小結小數的寫法。
﹙4﹚學生互讀互寫。
三、老師根據學生互動結果進行課堂總結。
四、檢測達標
1、基礎達標題。
找小數。﹙在小數下面畫橫線﹚
2 3.2 0.02 1.00 50 10.00
讀小數。
0.7 讀作: 0.09讀作: 10.02讀作: 10.00讀作:
2、鞏固提高題
2元1角=﹙ ﹚元 7.52元=﹙ ﹚元﹙﹚角﹙﹚分
50.50元=﹙ ﹚元﹙﹚角﹙﹚分 8分=﹙ ﹚元
10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五、拓展遷移
小熊的媽媽帶小熊到超市購物,他們買一支牙刷1.23元,一盒牙膏3.46元,聰明的你能否用你所學的知識算出小熊的媽媽一共花了幾元幾角幾分?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第4~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分析,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經歷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時間計算的過程,體會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掌握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方法,會進行一些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難點:結合生活實際靈活地解決求經過時間的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復習一下學過的知識。(出示幻燈片)
鐘表上最長最細的針是(),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作單位。
秒針走一圈是()秒,分針走一圈是()分,時針走一圈是()時。
所以1分=()秒,1時=()分。
二、探究新知
1、時間單位的換算
2時=()分
想:1時是60分,2時有()個60分。
2、出示題目。
120秒=()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個60秒。
4分=()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
4個60秒。
5時=()分
可以想,1時是60分,5時里有
幾個1時,就是幾個60分。
三、練習鞏固
1。填一填。
3時=()分
1時25分=()分
3分=()秒
150秒-30秒=()分
2。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1分15秒() 65秒
3時()200分
1時30分()90分
四、總結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篇三
教學導航
一、教學內容
時間的計算。(教材第4~5頁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1時=60分,1分=60秒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使學生在掌握時間單位換算的基礎上,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3、使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方法。
難點:計算經過的時間。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老師操作鐘表模型,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引導學生觀察并點名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鐘面上有()個小格,每兩個數之間是()個小格。
(2)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時,分針從一個小格走到下一個小格是()分,分針走一圈是()時,秒針走一圈是()分。
(3)1時=()分1分=()秒
我們已經學會了看時間,那么如何對各種時間單位進行換算呢?兩個時刻之間的時間又該如何計算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時間的計算)
二、學習新課
1、教學教材第4頁例1。
師:1時等于多少分?(學生齊答)
師:那么2時又等于多少分呢?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點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學生想法:1時是60分,2時就是 www.1mi.net 2個60分,60+60=120(分)。
師:回答得很正確,1時等于60分,當把時化成分,“時”前是幾,就是幾個60相加;當把分化成時,“分”前由幾個60相加組成,就是幾時。1分等于60秒,分與秒之間的換算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進行。
2、教學教材第5頁例2。(課件出示教材第5頁例2情境圖)
師:觀察圖片,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點名學生回答)
師:如何計算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小組交流,點名小組代表回答)
學生給出方法一:直接數從7:30到7:45,分針走了15分。
學生給出方法二: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每格5分,一共15分。
學生給出方法三:因為都是7時多,直接用45-30算出是15分。
學生給出方法四:7:30過15分鐘就是7:45。
師:同學們給出的計算方法都非常好,計算經過的時間有多種方法,同學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計算。
師:剛才我們計算的這道題中,幾時離家,幾時到校,這里的時間我們稱作“時刻”,而計算得出的經過時間,我們叫做“時間段”。時刻,只需要看鐘表就可以知道,而時間段需要經過計算。
師:剛剛我們計算了小明從家到學校的用時,同學們還記得今天早上你是幾點出門上學,又是幾點到校的嗎?請大家計算一下上學路上一共花了多長時間?(點名學生回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反饋
1、撥表小游戲。(老師說出兩個時刻,學生按要求在鐘表模型上撥出兩個時刻,然后計算出經過的時間)
2、完成教材第4頁下方“做一做”。(點名學生回答)
1 180 100
3、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還要等20分才開門。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的收獲是什么?你對時間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板書設計
時間的計算
例1:1時=60分2時=()分2時=60分+60分=120分
教學反思
1、借助模型教學,讓課堂不再抽象。
本節(jié)課的重點在于時間單位的換算,難點是關于時間的計算。對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通常我們計算的進率都是10,而時間單位的進率是60,對于初學者有一定難度。但通過鐘表模型,讓學生找準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通過數格子,化抽象為具體,就總結出了時間的計算方法。
2、設計體驗中教學、參與中學習的教學形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應該多挖掘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設計一些小游戲、小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求知的積極性。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用戶xiaoxing分享,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ibokaizhi.cn/2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