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篇一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離不開教師。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是建設精品課程的支柱。教師隊伍的優劣決定了課程的生命。
本課程長期以來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本課程教師年富力強,結構合理,形成梯隊,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教學能力,是一支能適應教學需要的優良的教師隊伍。該課程主講教師中,副教授5人,講師,2人,助教1人,助理實驗師1人。學科專業、實訓輔導均可優勢互補。課程負責人孫全治副教授是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中國秘書科學聯盟常務理事、河南省2004年度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教育年鑒》、《黃河年鑒》特約撰稿人,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文秘類專業骨干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研究經驗和教學管理經驗。
在中青年教師培養方面,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青年教師到校后,學院規定要安排指導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指導,制定指導計劃,引導青年教師盡快實現角色轉換,注重培養青年教師的師德和教學能力;
2.每學期教研室集體聽兩次以上青年教師的課,并進行評教;要求青年教師每學期至少聽5位老師30節左右的課;
青年教師說課比賽
3.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培訓培養工作。有計劃地開展在崗骨干教師的輪訓工作。一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類旨在提高教師高等職業教育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短期培訓;二是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三是通過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培養師資。改善師資隊伍學歷結構,大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學歷層次;
4.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聯系與合作,利用假期或學生實習,選派教師到生產第一線進行學習鍛煉,以培養“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孫全治老師曾在學院辦公室從事秘書和行政管理工作達6年之久;楊士恒老師先后在黨辦、黨政辦擔任秘書、主任8年;
5.采取引進、外聘等多種措施,重視從企事業單位引進既有工作實踐經驗,又有較扎實理論基礎的高級經濟管理人員充實教師隊伍。例如鄭洪波老師原在開封市糧食局從事宣傳教育工作,后調入我校從事教學工作;
通過以上措施,在教學中,擔任該課程的的中青年教師教學嚴謹,教學效果好,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年終考核教研室成員全部達到優良;學生評教教研室主講教師全部優秀。目前,10名教師已有3人取得碩士學位,2人在讀碩士?!半p師素質”教師7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文秘類專業骨干教師1人,學院專業帶頭人1人,骨干教師1人。至20__年,獲得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要達到專任教師總數的50%.
中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篇二
一、現狀分析:
學?,F有在職教職工126人,區學科帶頭人1人,區骨干教師9人。教職工隊伍穩定,人心思進。但同時,存在著學科結構不合理,青年骨干教師支撐點少,尤其是教改科研意識較弱等問題。
二、培養目標:
通過2-3年的努力,培養一支由區學科帶頭人為龍頭,區骨干教師、及各類優秀骨干教師組成的青年骨干教師隊伍。
三、主要舉措:
1、強化學習,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人 的意識、觀念的更新比行為更重要。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著重學習,尤其是教育、教學理念,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及時把握教育發展的時代脈搏,從而增強教師認識 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要求青年骨干教師每月交一份讀書心得體會,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專著,積極參加各類專家講座、學習,多角度吸收營 養。
2、加強校內“傳、幫、帶”活動,以課堂為載體,切實提高青年教師專業水平。
骨干教師不能等、靠、要,教師的成長主 陣地在校內。為此,在校內堅持“一幫一”“一幫二”的“結對子”活動,從思想交流、課前的學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學過程設計、課后反思均進行隨時對話、 “跟蹤聽課”、重點強化“示范課”“隨堂課”“診斷課”,讓青年教師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教學特色和風格。為集體體現校內“幫 扶”成果,每學年舉行一次青年教師賽課活動,提供更多展示平臺。
3、“壓擔子”促使青年教師更穩定、持續發展。
青年教師 的穩定、持續發展,自我成長的需要是內因,是主要動力,外部環境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為此,在學校工作中,對青年教師適時加壓工作擔子,如年級組長、教研 組長、教科室主任、團總支書記等,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長的體驗和賞識的愉悅,進一步激發青年教師自我成長的需要。并進一步適時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 著優秀青年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名教師的軌跡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培養直接制約和影響著學校的長遠發展,我校將堅持以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為龍頭,扎實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爭創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家長滿意的學校,做學生滿意的教師,讓光福的孩子快樂成長起來。
四、骨干教師培養
1、凡被評為本年度的骨干教師,實行公開。
2、學校、個人制定本年度培養計劃,并認真落實。
3、學校創造條件為骨干教師提供教育教學服務。
4、要求骨干教師每人自訂一份報刊雜志。
5、每學期學校提出骨干教師到校外先進校學習、交流2-3天。
6、每學年骨干教師組織公開課一節,每學年骨干教師撰寫有價值的論文一篇,并在區級以上獲獎。
7、適時組織骨干教師參加市、區教育教學培訓,提高理論水平。
8、學校每年對骨干教師進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作為年度骨干教師。
9、學校對骨干教師實行年度獎勵,并在評優、晉級等方面優先考慮。
四、骨干教師培訓
(1)參加各級舉辦的骨干教師培訓,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2)做好名師、學科帶頭人帶名人、帶學科組活動。
(3)搞好課改交流,體現教育教學新理念。
(4)各級骨干教師要及時上交有特色的經驗材料。
中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篇三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只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學校。近年來,學校分配來的新教師比較多,為了使這部分新教師能 盡快適應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在短期內能夠成為一名合格教師,并逐步培養成為骨干教師,經學校研究同意,特擬定我校《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方案》,以建設一支素 質高,能力強,具有奉獻精神的教師隊伍。
一、培養對象:
教齡不滿三年范圍內的青年教師。
1、新教師的入格培訓。
主 要指剛進入教師行列的青年教師。一是引導他們做好角色的轉換,對他們加強工作責任心教育,以及組織能力的培訓。二是狠抓教學常規,在備課與上課、作業與輔 導、聽課與評課等方面著重指導。三是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我們為每位新教師安排了一位富有經驗的骨干教師為師傅,在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校外工作中 進行“知、能、操、行”的傳、幫、帶。四是建立學校考核制度,考核項目有寫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學匯報課、寫一份教學體會、設計一份活動方案,組織一 次公開班隊活動、寫一份全面的工作總結。
2、青年教師的升格培訓
主要指未到3年的青年教師。他們是一支充滿生機、奮發向上、樂于進取、大有希望的隊伍。我們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堅持政治上高標準,嚴要求;業務上壓擔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熱情關懷,為他們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促使他們上一個臺階。
二、培養時間:
20__.9-20__.7
三、培養目標:
1、通過培訓使他們能基本掌握教育教學的常規要求和教學技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師。
2、使他們能勝任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
3、使我校青年教師既具有較高的專業教學水平,又能開展教科研工作,成為學校的教育教學骨干力量。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塑造教師健全的人格。
“學 高為師,身正為范”,師德師風是教師職業的靈魂。在新的形勢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塑造教師健全的人格,是教師培養的首要工作。目前,對教師的師德要求絕 非僅停留在“敬業、愛崗”上,更要塑造教師健全的人格,以教師高尚的人格力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潤物無聲勝有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2、加強教育科研理論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1)堅持參加各類培訓和科組活動,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
(2)創造機會組織青年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及時上交學習心得。
(3)提倡每學期讀一到兩本與業務有關的書籍。
(4)堅持參加兩字訓練,期末上交并在校園內進行展覽并評比。
3、實施“青藍工程”,促教師專業化成長。
我校將以“以老帶新“,“以優帶新“,“以學促新“,“以優促新”等方式,牽動整體教師隊伍業務素質的提高。通過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跟蹤培訓,即指導備課——聽課——評課——總結等環節,推進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
在學科教學中,由教導處指定骨干教師為指導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一對一”的師徒幫帶關系。指導教師要指導青年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全程指導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包括:a、備課和分析教材;b、課堂教學的指導;c、作業設計與批閱;d、輔導學生。
五、具體要求:
指導老師:
A、每兩周檢查一次新老師的教案、作業并作一定的指導。
B、每兩周聽新老師一堂課,并有課前指導和評課。
C、定期給新老師上示范課,指導新老師如何調控課堂。
青年教師:
A、每兩周把教案作業送給指導老師檢查一次。
B、每兩周聽一節老教師的課,并有聽后感。
C、每兩周上一節課給指導老師聽,一學期上一節匯報課。
D、每學期交一篇教學設計,兩篇教學隨筆。
4、建立青年教師“成長檔案”,包括:
a指導教師的聽課筆記、評課紀錄。
b青年教師的研討課、匯報課教案及反思。
c青年教師教學設計、隨筆、工作總結等。
六、培養效果
經過培訓后,青年教師逐步做到:
(1)熱愛教育事業,樂于奉獻,勇于進取,認真執行崗位職責。
(2)能獨立根據教材,備出詳案,及時寫好“教學后記”,并在學習了別人經驗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創造設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熟練掌握必要的教學常規,專業知識扎實、業務能力強,能承擔各種類型的課:匯報課、示范課、觀摩課。
(4)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能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并有較高質量的教科研成果。
本文由用戶折月煮酒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ibokaizhi.cn/4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