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的活動計劃 篇一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引導學生閱讀優秀書籍,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學生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均衡有個性地發展,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校政教處、團委會、語文組決定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以"與書為伴,親近書籍,營造書香校園"為主題的學生讀書系列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與書為伴,親近書籍,營造書香校園。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內容:
1、開展校園文明標語征集活動
(1)參加對象:高一、高二年段全體學生。
(2)可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特別是學校三月份學雷鋒活動情況擬寫。
(2)每班擬寫5條文明標語,在4月7日前投交至"季延中學網"的"留言板"處,投交時要寫清楚年段班級和活動名稱,如"高一年(1)班文明標語"。
(3)學校將于第七周對投交的文明標語進行評選,評選出的優秀文明標語將在校園網上發表,并在學校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學校對優秀文明標語將進行匯編并在學校第十屆科技文化藝術節上予以展覽。
2、開展校園對聯征集活動
(1)對聯內容要圍繞學校教育和自身學習、生活、工作情況擬寫。
(2)自主命題,但要體現我校辦學特色,反映我校師生的精神面貌。
(3)每班擬寫5對,在4月7日前投交至"季延中學網"的"留言板"處,投交時要寫清楚年段班級和活動名稱,如"高一年(1)班校園對聯"。
(4)學校將于第七周對投交的對聯進行評選,評選出的優秀對聯將在校園網上發表,并在學校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學校對優秀對聯將進行匯編并在學校第十屆科技文化藝術節上予以展覽。
3、舉辦名家文化講座活動
(1)邀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和《泉州晚報》編輯蔡芳本先生蒞校講座。
(2)講座主題:文學與讀書。
(3)講座時間:
(4)主會場:藝術館三樓多功能廳;分會場:高一、高二各班教室。
(5)參加對象:高一、高二全體學生。
4、舉行學生書畫、攝影作品展活動
(1)參加對象:高一、高二年段學生。
(2)要求:高一、高二每個班級制作一個展板,在4月10日前上傳至"政教處"→"學生書畫、攝影作品展板"文件夾。
(3)各年段對上傳的展板要進行評選,各評出5個優秀展板,在4月12日前報送學校政教處。
(4)學校將統一制作展板,并在學校第十屆科技藝術節展覽周期間進行展覽。
5、舉行學生現場讀書征文比賽活動
(1)參加對象及人數:高一、高二年段每班5人。
(2)比賽時間:第十三周,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比賽地點:梯形教室。
(4)獎項:高一年段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2名,優秀獎若干名;高二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若干名。獲獎作品將推薦到有關報刊雜志發表。
6、其它讀書活動
與天地圖書店聯系,舉辦優秀圖書展暨好書推薦活動;時間:第九周。
班級活動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興趣是學生的動力,能引發學生濃厚的情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缺乏語言環境,學生的遺忘現象比較比較嚴重,出現學時會、用時忘的現象。長此以來,所以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成績偏差,慢慢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小學英語教學的活動立足于現實,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如果僅靠純課堂內教學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我們應該樹立大課堂的教學觀,重視課外的活動。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了豐富小學生的課余生活,我們很有必要開設小學英語課外活動小組。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有效的課外活動,從小培養學生對英語及英語學習的興趣。
2、授人以漁,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
4、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日后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三、活動內容:(每次確定一個主題)
1、進行課文朗讀訓練。
2、學生自我介紹,及學生唱英語歌。
3、根據話題,進行討論,編對話及表演。
4、英語詞匯大比拼訓練。
5、學唱英文歌。
6、討論英語學習方法,讓學生用英語去表達,做1-2分鐘的口語表達。
7、根據話題,進行討論,編對話表演。
8、自由對話(用英語交流)。
四、活動要求:
每一位同學必須按時參加興趣小組活動。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團結協作。
五、活動措施:
1、充分利用錄音磁帶進行朗讀訓練,并積極開展朗讀比賽。
2、開展有效的游戲比賽,學生進行詞匯大比拼。
3、利用校園小廣播,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夠流利地進行口語交際。
4、活動前教師要確定好主題,讓學生能夠按主題進行活動。
六、具體安排:(略)
班級活動計劃 篇三
一、活動引言
從__年9月5日入學,到現在,我們__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同學,一同經歷了2年多的時間,也將相伴走到大四的畢業。從__,到__,;從大一,到大四,我們,一直在一起。班歌,是一個班級的旗幟,一個班級向心力的標志,它是青春的紀念,是成長的見證,有著太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從大一就開始著手自制我們班的班歌。
二、活動目的
提高班級凝聚力,體現11公管特色
三、活動主題
公管一家親
四、活動對象
11公管全體同學
五、活動時間
__年10月至今
六、活動形式
自創班歌,自寫歌詞,自行錄音
文娛委員主要負責,團支部協助
七、活動實施步驟
1、前期策劃準備:收集同學意見
選取合適的伴奏
重新填詞
尋找愿意獻聲的同學
2、中期階段:召集所有愿意獻聲的同學,進行錄音
3、后期工作:班歌制作完畢,在班上播放,全班一起合唱
八、活動籌備進展
1、__年10月份:收集同學意見,選取合適的伴奏,重新填詞,尋找愿意獻聲的同學
2、__年11月份:錄音階段,播放班歌,全班合唱
九、活動經費預算:
無
班級活動計劃 篇四
課題名稱:
《垃圾的分類》指導老師:徐xx
活動班級:
xx小學三年級二班一、本學期活動綜合設計:
本學期,圍繞《垃圾分類》這一活動主題,引導小學生通過開展“我是小記者”、“垃圾分類信息大搜集”、“垃圾分類知識問答”“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等一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提高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合作,增強協作能力,從小學會研究性學習,良好積極動腦的好習慣二、
活動目標
(一)知識能力
1、培養孩子們一般認識事物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等。
2、讓學生經歷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過程,培養學生調查、搜索、整理的綜合能力。
3、了解垃圾分類的的意義及垃圾分類的各種常識,并對研究性學習研究的內容有一定認識。
(二)情感態度
1、激勵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進行創新學習,學會探究、學會與他人交流。
2、通過參與社會實踐的各種調查活動,激發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
(三)價值取向:
1、在小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識,勇于在自己組內的研究中充當主要角色。
2、加強交流,在跨組交流中實現資源共享,使雙方達到“雙贏”。
三、活動措施:
1、上書店、圖書館等查閱書籍。
2、通過互聯網上搜集信息。
3、走進社區進行實地觀察和采訪。
4、學習把活動的過程拍攝成照片。
5、撰寫活動日記。
四、活動具體安排:
周次日期活動安排12周制定活動計劃36周710周1314周1516周1719周20周
班級的活動計劃 篇五
為進一步活躍分院團日活動氛圍,規范班級團日活動組織程序,同時培養分院學生責任心,學習上進心以及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分團委實踐部根據學院工作中心和工作要求制訂分院XX~XX學年第一學期班級團日活動組織計劃。現予以公布:
一、活動主題
樹城院優良學風做工程優秀學生
二、團日活動具體流程及細則
各班從實踐部領取團日活動申請表,并認真填寫,要求注明活動時間、地點、人數及活動主題及詳細的策劃方案。
2、將申請表交與分團委實踐部審批。
3、審批通過后班級自行開展團日活動,用各種形式記錄下活動的精彩內容(必須保存照片視頻等音像資料)。
4、活動結束后各班認真總結團日活動,并將總結材料及照片交實踐部歸檔。(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三、活動要求
為保證計劃實施,要求各班確立以班主任為核心,以班干部及學生導師為骨干的管理小組,關心監督班級學生學習生活。
2、每學期團日活動申請截止日期在第十三周(12月9日),各班務必在第十四周(12月16日)以前將團日活動總結材料交工程分院實踐部歸檔。
3.為保證團日活動開展的時效性,分團委將對各班團日活動執行獎懲。分團委實踐部將在每學期末舉行優秀團日活動現場展示評比(需制作ppt),評定的主要內容是團日活動的開展情況、實踐意義及創新性。對于獲得優秀團日活動的班級,將給于每人0、5分的第二課堂學分,并在在工程學院內網平臺上展示,對于不合格的團日活動,則會被要求重新申報,重新組織。分院規定,每個班級每學年必須組織至少2次合格的團日活動。
4.本次團日活動要求各班建立各班團日檔案。團日檔案一式兩份,一份各班團支書或組織委員自行保管,主要記錄班級成員團日活動參與情況,一份由工程學院實踐部保管。
班級的活動計劃 篇六
活動名稱:“我的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家人,知道父母的姓名及職業。
2、發展有二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表現力。
3、培養幼兒與家人間的情感,懂的關心、體貼長輩。
活動準備:與家長聯系將家里的情況簡單的享幼兒進行介紹、照片、相冊、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出示照片,并享有爾介紹自己家的情況,鼓勵幼兒主動向老師提問: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媽媽呢?他們是做什么的?等
2、幼兒介紹
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的家庭情況作一簡單介紹,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提問:這張照片是在哪照的?
3、分組活動:以組為單位讓幼兒自己相互交談、介紹,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
4、教師小結
班級活動計劃 篇七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優化校園文化環境,豐富學生精神生活,以期待師生共同成長、教學相長。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讀書活動,能是學生會讀書、喜歡讀書。
2、各年段要依據讀書活動的要求,結合實際,為廣大學生推薦一批好書。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動學生借閱、傳閱、網上閱讀、有條件的家庭自己購買等,確保讀書活動的順利進行。
3、通過讀書活動,使學生在讀書中增長知識,明理懂事、陶冶情操,享受成長,學會做人、處事、交往,從而在班級、年級內形成好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文化氛圍。
4、按照計劃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開展校級“讀書考級”活動、寫讀書筆記、摘錄卡等,多角度地開展讀書活動。
三、活動要求:
1、要求學生課外(星期六、日)保證每天利用1—2兩個小時進行讀書。家長配合監督。
2、學生要隨時做好讀書筆記或者記錄。
3、班主任、班長、中隊長、小組長要按時組織本班學生進行活動。
4、本學期結束后進行評比,進行表彰。
四、活動安排
五、推薦書目
本文由用戶南國貓覓海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ibokaizhi.cn/50670.html